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高一匡时班学生一行来我院参观研学

发布者:陆婷婷发布时间:2025-03-04浏览次数:38

2025年2月28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匡时书院迎来了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匡时班 —— 高一6班的全体师生。此次来访,由北郊高级中学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崔璀老师、团委书记沈尉钦老师和班主任叶臣老师带队,旨在通过参观研学,加深同学们对上海财经大学及匡时书院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憧憬。

校园漫步,流风遗迹

财大的校园处处彰显“经济匡时”。飞檐斗拱,绘彩描金的老校门饱受期待而建,却在抗日战争中两遭炸毁,如今一比一复刻的老校门静静矗立在武东路校门之后,述说着历史与财大人的傲骨。

步入校园,春日煦暖,和风轻拂,上财北郊的学子们看到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老建筑,更感受到了经济匡时的伟人力量:一路走来,上财基础教育集团副主任高冰冰老师对财大的校史与建筑如数家珍,还介绍了校园雕像的内在逻辑——为财大奠定坚实基础的老校长们从过去到未来,始终凝望守护这一方净土。孙冶方先生的塑像就在匡时书院的不远处,他面容坚毅,塑像瘦削,风骨遒劲,带给人很大震撼。

书院徜徉,校史巡礼

在匡时书院,同学们参观了会议室、活动室,感受到了大学与高中不同的学习生活:自主学习、研讨、放松……公共区域的延展意味着选择的多样与自律的重要。

校史馆参观过程中,专业又幽默的上财宣讲队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林强强学长为大家生动讲述了上海财经大学自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从1917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到1932年独立建校,成为国立上海商学院,1985年,我们所在的这方土地才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的校址经历了炸毁、重建、流转、合并,可是财大人的建设精神始终未变。杨杏佛、郭秉文、马寅初、孙冶方、姚耐……他们带领着全体师生在战争后积极投身祖国各地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奠定了财大的基石,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上海财经大学的校训“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真正内涵。




未来前瞻,心路历程

参观完校史馆后,上财北郊的师生来到育衡楼三楼报告厅,聆听财大教授的带来的学院宣讲、专家分享与学长学姐们的成长体会。

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匡时书院副院长江晓东老师简明精准地向大家展示了财大对经济系拔尖人才的培养路径与匡时书院学长学姐们的优秀事迹,令人神往;数字经济系讲席教授崔丽丽老师为同学们做了《技术创新应用——激发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微讲座,通过生动的案例、视频,让同学们惊觉自己已经身处数字经济时代,对未来充满畅想。

在成长体会交流环节,三位学长学姐的分享各有千秋:匡时书院2023级经济学拔尖班张逸凡学长以《走进更广阔的平台,探索知识更深处》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大学生活的规划与思考;匡时书院2023级数字经济拔尖班冯诗雅学姐以《让候鸟找到自己的季风:大学给予的成长可能性》为主题,带来自己的高中学涯规划与复习方法分享,令大家心悦诚服;匡时书院2024级数字经济学拔尖班赵一瑾学姐也介绍了自己在大学中怎么规划自己专业课以外的时光,展现了强大的自律性和自主性。精彩的分享使大家仿佛置身于大学课堂之中,不仅对当下的科技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与努力方向。

在最后的分享互动环节,我校匡时班的同学们大胆分享了自己的职业规划,班主任叶臣老师就“大学中最需要掌握而高中可能被忽视的能力”向学长学姐们提问交流,得到了许多丰富的答案。江晓东老师也在最后有感而发,对同学们提出了语重心长的寄语。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北郊高级中学匡时班同学们对上海财经大学及匡时书院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学术与职业发展的热忱与向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更大的世界,为实现“经世济民,匡扶时局”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文:崔璀、叶臣